vimwiki配置

插件

能开始使用的话,需要以下几个插件

  • Plugin ‘vimwiki/vimwiki’
  • Plugin ‘mattn/calendar-vim’

其中日历插件是用来显示日记的

如果需要实时预览markdown的话,还需要安装

  • Plugin ‘suan/vim-instant-markdown’

另外,之前的snipmate有冲突,使用以下几个

  • Plugin ‘MarcWeber/vim-addon-mw-utils’
  • Plugin ‘tomtom/tlib_vim’
  • Plugin ‘garbas/vim-snipmate’

配置

1
2
let g:vimwiki_list = [{'path': '~/Dropbox/vimwiki/',
'ext': '.markdown', 'syntax': 'markdown'}]

这一个设置项做了三件事,一是制定vimwiki的根目录,二是把vimwiki的后缀改成了markdown,三是使用markdown语法而不是维基语法

1
2
3
map <A-Space> <Plug>VimwikiToggleListItem
let g:vimwiki_table_mappings = 0
let g:vimwiki_global_ext = 0

这三个设置的意义分别是使用Alt+Space来开关待办任务的状态,关闭在插入表格时的Tab键映射, 最后一个的意思是只在根目录下面把markdown识别为vimwiki格式,在其他地方还是使用vim自己的markdown处理

1
2
let g:instant_markdown_autostart = 0 "disable autostart
map <leader>md :InstantMarkdownPreview<CR>

这两项是instand-markdown的设置,不自动开启,并且把映射键位改成<Leader>md

使用

基本上把帮助文件看一遍就知道了

参考

https://github.com/gotbletu/shownotes/blob/master/vimwiki.md

https://github.com/vimwiki/vimwiki/issues/95

https://github.com/carlhuda/janus/issues/479

DOpus三大问:如何保存显示格式设置

经常有朋友在群里面问:

上次我把这个文件夹设置成这个样子,怎么下次我一打开我的设置就没了?

这里我解释一下

你对文件显示栏的操作(添加/删除列、排序、分组)等,如果你不保存的话,其范围仅限于当前标签页

也就是说,只要当前标签页关闭,你对当前文件夹显示所作的修改都作废,通通恢复到默认的设置。

DOpus的逻辑是这样的:如果你没有特定指明哪个文件夹需要特殊对待,那么我就用默认的形式来给你显示,这样的话我需要记的东西比较少,占用的系统资源也不高。

那么,我们如何来保存对文件显示栏的修改呢?这就需要使用文件夹选项了。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操作。如下左图,我增加了「文件总数」一栏,并且按照最后修改时间反序排列。

但是如果我新打开一个标签页,还是同样的路径,显示的样式又回到了默认,只剩名称、大小、类型、修改时间及属性五列,按名称正序,如下右图:

如果我要为这个文件夹保存我设定的显示格式,那么就需要点击菜单栏中的「文件夹-文件夹选项」,然后选择「保存当前文件夹格式」右边的「保存-仅此文件夹」,如下图:

之后再一次打开这个文件夹,不管在什么标签里面,就会使用你保存过的显示格式了,如下图。如果需要清除已经保存的格式,也请在文件夹选项中选择「清除-仅此文件夹」

DOpus三大问:如何单窗口运行

经常有朋友在群里面问,如何才能让DOpus只打开一个窗口(单实例),下面先说说哪些情况可以设置单窗口

  • 如果用桌面快捷方式、任务栏中键和Win+Shift+E来启动DOpus,不管你如何设置,都不可能是单窗口
  • 剩下的双击桌面空白区域、双击系统托盘、打开常规文件夹以及Win+E启动DOpus,可以设置单窗口模式

设置方法如下三图:

「选项-DOpus启动-从任务栏图标-在任务栏图标上双击」里,选择「激活最近活动的窗口(若无,则打开窗口)」

「选项-DOpus启动-从桌面-在桌面上双击」里,选择「激活最近活动的窗口(若无,则打开默认窗口)」

「选项-DOpus 启动-资源管理器替代」中,勾选「在新标签中打开外部文件夹」和「在打开一个新窗口时打开默认窗口的所有标签」

当你按照上面的设置做了之后,自然DOpus就是单窗口运行的了,除非你使用快捷方式、任务栏中键和Win+Shift+E叫DOpus再打开一个窗口

「新五毛」的推文分析

通过对「新五毛」的账户信息以及关注情况,大概了解其规模和社交网络情况,平均来说他们的发推量不高,因此我直接抓取了这2581个账户的54737条推文(包括转推)来分析,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有趣的结果。

在推文分析之前,有一个有趣的结论可以和大家分享,在这2581个「新五毛」账户中,有接近1200 个昵称能在搜狐微博里面100%匹配,不知道是同一家营销公司在管理,或者是用爬虫抓出来的。查看了一下,匹配到的搜狐微博用户多数停用已经很久了。这个发现要感谢 @Arctosia

推文时间分布

首先看了下每日推文发送时间,看不出什么规律。再看推文的按月分布,如下图:

有三个明显的时间高峰,大概是3月初,6月初和9月初。考虑到推文有两种情况:鸡汤和五毛,所以将不同类别的推文分开统计,红色表示五毛推文,绿色表示鸡汤推文,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直方图:

从这幅图我们大概可以看出,「新五毛」攻击最活跃的时候就是在6月初,之后只是保持一个大致稳定的发推频率,但是鸡汤推文的数目在9月之后显著的增加了。

可以列一个推数前十名的统计数据,对比之后就更明显了:

五毛推日期 数量 鸡汤推日期 数量


6-4 4726 9-1 4161
6-1 2127 9-2 3695
6-3 2051 9-7 3085
3-8 1415 9-3 2248
3-9 1375 9-9 2221
5-21 833 9-5 2111
5-20 617 9-4 2083
6-23 430 9-8 2070
7-22 422 6-12 1939

Read More

推特上有多少「新五毛」?

大家都知道,相对于微博来说,推特上不存在言论管制,但是这种事情怎么可以让他发生呢?那还不天下大乱?随时随地都要关心你的组织当然得把伟大的光芒投射到这一片「法外之地」,于是从很久以前开始,组织就会弄很多帐号来关心大家的思想动态。当然,有的负责听,有的负责说。不过之前的手段都很粗糙,特别是顶着一个蛋头,说一些连微博上的五毛都不好意思说的话,广大推友们迅速就能识别,要么拉黑要么举报,很快的这些帐号就消失了,也不知道组织设立这些帐号的成本有多大。当然,另一方面,如果只是以发推数目来计算工作量,而不是以「舆论导向」的结果来算的话,我觉得这些帐号还是完成任务了的。

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被这样的五毛帐号(我称之为「老五毛」)骚扰了,突然前几天,我发了一条

中纪委给老外解释”四风”:都是”胖子”干坏事:形式主义:一个干部模样的胖子被公章、文件包围;官僚主义:还是那个胖子坐在高椅上,另外一个瘦瘦的群众模样的人可怜地站在下面仰望他;享乐主义:胖子躺进酒杯里,脸喝得红扑扑;奢靡之风:摆满大餐的桌前,胖子大吃大喝——习总:尼玛

过会在推上突然就遭到了围攻,如下图:

Read More

RStudio使用Knitr遇到的问题

最近正在读Advanced R这本书,作者非常慷慨的的在github上提供了书的源代码,正好我就学习一下怎么样用Rmarkdown来记笔记。

我的Windows台式机和MBP上都有RStudio,但是两者都不是装好了knitr包就能用的,其中遇到了好几个奇怪的问题,就在这里记录一下

Windows

Windows 上面安装的是texlive 2013版本,平时使用的时候没什么问题,但是knitr编译pdf始终显示article.cls' not found, 我干脆重新安装了一个texlive 2014,然后升级RStudio以及和knitr相关的包到最新版本。问题就这么解决了。

Mac

Mac上的texlive版本就是2014,不知道为什么RStudio总是提示'TeX installation not detected', 在RStudio的网站支持里面相关问题只有这篇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法,就是在/usr/bin里面建立三个符号链接

1
2
3
sudo ln -s /usr/texbin/pdflatex /usr/bin/pdflatex
sudo ln -s /usr/texbin/xdvipdfmx /usr/bin/xdvipdfmx
sudo ln -s /usr/texbin/xelatex /usr/bin/xelatex

然后RStudio就能检测到TeX,于是能编译出PDF文件了,不过怎么弄中文我还没明白。

说来也怪,明明我的PATH里面就有/usr/textbin/,但是RStudio死活找不到这几个命令的位置。

另外,OSX默认长按某键的默认是出现声调变体,在RStudio的vim模式里面,这会导致默认英文输入法里面长按j/k无法上下移动游标,解决方法是在终端里面输入(注意大小写)

1
defaults write -g ApplePressAndHoldEnabled -bool false

然后重启即可。

knitr真是一个强大的包,慢慢琢磨怎么用吧

KPW:左右你的左右

前段时间美国亚马逊金盒促销,官方翻新版的KPW2叫价85美元,看看自己都已经成为战斗成色的K4,想想换一个倒是也不错,于是马上下单,差不多两周之后通过转运到了手上。


到手之后,发现机身上有几道划痕,虽然知道依照亚马逊一向的好服务,换一个「外表全新」的应该没啥问题,但是又要寄回又得转运(寄回去还非得用UPS或者DHL),这样一个月估计就过去了,再说也不影响阅读,于是开了在线客服抱怨了一通了事。

另一个和客服有关的事情是,这个版本是带美国亚马逊促销广告的,但是我在上面用中国亚马逊的账号,这些广告用不上,点了也没法买。搜了搜有没有什么去广告的办法,也就三个字「找客服」,于是又一次打开在线客服聊天窗口,给客服说了说情况,他很爽快的说「行」,然后广告就没了……

使用两个星期后,个人感觉,尽管内容上可以购买中文书方便不少,但是操作上体反而不如有实体键的K4。

首先是上下翻页,本人拇指较短,且习惯用左手握持Kindle,这样要稍微用力一点才方便点到那个右边那个下翻页的区域。用右手倒是下翻页没有什么问题,就是上翻页变得更为困难。难道最后要我双手拿着看书么?

另一个容易误操作的地方是如果电子书整页好几段都是超链接(确实遇到这样的),上下翻页很容易就被误认为是点击链接——打开浏览器,之后需要点击屏幕上的「后退」才能返回刚才阅读的页面,问题是再次上下翻页还是有很大概率变成发生误触事件。

第三个是,现在上一章/下一章的操作也更麻烦,要先从屏幕下方往上划一下,弹出一个类似预览的窗口再点击左右的导航按钮,K4因为有实体键反而方便许多。

当然,热门标记和X-Ray功能还是很不错滴,字典功能也比K4方便不少,哪里不会点哪里,再加上生词本简直就是英语复习的利器。至于背景灯,我用得很少,基本上读书的地方都比较明亮。而且KPW终于支持手机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了。

要是K4能在中国亚马逊上买书多好!

现在还有多少读者?

不知道现在这个博客还有多少读者,从feedly的订阅来看,大概刚刚超过1000人。另外随着微信微博的冲击,GReader的关闭,估计本来有的阅读RSS的习惯也在慢慢减退(我自己就是这样),十天半个月不看一眼,好像生活也没什么影响。

既然不读,那也懒得写。最近两年确实写得太少了,说好的DOpus的完整教程迟迟没有写完,平时灵光一现,想讲的话在Twitter就已经讲完,铺陈一篇很长的文章实在是需要勇气。不过还好的是,写博客不是写连载小说,不像起点那些作者,更新不够快的话就没有月票,直接影响了收入。

如果你还在读我的博客的话,方便留言让我知道一下吗?这样我写作的动力说不定就会被点燃了。干脆就把DOpus的使用小技巧,一则一则的发出来好了。

谢谢你的阅读。

在DOpus中实现指定层级的平面查看

今天DOpus中文讨论群里「昨日依然」问了个问题,说是他将工作文档按天归类,如下图,怎样才能「把里面的文件都显示出来呢?平面显示会将所有的文件都显示出来,我只要一级就可以,因为每天的文件夹里面都有子文件夹,全部都显示出来就太乱了。」

实际上在DOpus的官网上也有人问这个问题,不过官方表示「平面显示」暂时无法指定显示深度,但是提供了一种替代的思路,就是用「查找」功能里面的过滤器来实现「显示文件夹中到指定深度」功能。下面我就介绍下这个方法。

Read More

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诸多中文翻译

原文

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?/Singing a song of angry men?/It is the music of a people/Who will not be slaves again!/When the beating of your heart/Echoes the beating of the drums/There is a life about to start/When tomorrow comes!

Will you join in our crusade?/Who will be strong and stand with me? /Beyond the barricade/Is there a world you long to see?

Then join in the fight/That will give you the right to be free!

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?/Singing a song of angry men?/It is the music of a people/Who will not be slaves again!/When the beating of your heart/Echoes the beating of the drums/There is a life about to start/When tomorrow comes!

Will you give all you can give/So that our banner may advance/Some will fall and some will live/Will you stand up and take your chance?/The blood of the martyrs/Will water the meadows of France!

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?/Singing a song of angry men?/It is the music of a people/Who will not be slaves again!/When the beating of your heart/Echoes the beating of the drums/There is a life about to start/When tomorrow comes!

Read More